地址:山东潍坊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国正一步步地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到上海大光源,中国一批大科学工程及装置的建成令世界侧目。
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中科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通过建设大科学工程及装置来“武装”现代中国,为我国实现“向科学进军”的目标,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10月23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即“子午工程”)通过国家验收;10月28日,亚洲最大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一个个重大科学装置的建成,都有着中科院的身影。
长期以来,中科院一直在我国重大工程中担当着“领头羊”的作用。例如,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中科院的专家不仅承担了关键核心科技问题的攻关,还积极开展相应的科学应用研究;在“蛟龙”深潜、青藏铁路、极地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中科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中科院专门组织专家进行“大科学装置战略发展的研究”,2007年后又相继进行了“未来十年大科学装置发展前瞻”研究和“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2008年至2009年,中科院组织专家对中国至2050年大科学装置的发展路线图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迄今为止,中科院仍是承担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及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
大科学工程及装置是支撑多学科与交叉学科发展的先进的大型公共技术平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科研基地。
目前,中科院运行的大科学装置有十多个,在建装置近十个。按不同的应用目的分为三类:专用研究装置、公共实验平台、公益基础设施。
专用研究装置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基础前沿研究水平和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机器改造工程的完成,不仅增强了中国的高能加速器技术,也使中国在-粲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使中国核物理研究在国际前沿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神光装置,使我国大型强激光和激光核聚变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大型公共实验平台对广泛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89年4月建成的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经升级改造后运行稳定可靠,拥有14条光束线个实验站,已成为在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向国内外用户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
公益基础设施则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以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为例,1986年中国建成遥感卫星地面站并投入运行,改变了我国遥感应用项目只能从国外购买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到1998年长江、嫩江特大洪水,再到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遥感卫星地面站都为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大科学装置在建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带动了国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运用建造大科学装置“北京谱仪”所掌握的超导技术,与山东华特磁电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工业实用型超导装置超导除铁器,彻底打破了我国超导磁体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由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广东省、深圳市共同支持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并有来自美国、俄罗斯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费支持和科学家参与,是一个以我为主、多国参与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大科学工程及科学装置的蓬勃发展及其产出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学技术合作项目中的地位,促进了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开展。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完成重大改造后,在BESⅢ探测器上开展粲物理研究的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已增加到包括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研究所、大学、实验组。
在天文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天文界以上海和乌鲁木齐两个25米望远镜参加了国际甚长基线,在测地应用基础研究和天体物理前沿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不但热情参加天文领域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还积极倡导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项目。例如,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等重大天文基础设施的建成,正吸引着众多国际天文学家的目光。
与此同时,通过大科学装置进行的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使我国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崭露头角,几十位科学家分别在相关的国际组织中任职或担任国际期刊编委等。
通过执行国家间科学技术合作计划、签订新的国际交流协议等方式,我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地址:山东潍坊